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2023-08-28 15:20:57

 文章来源:筑思想微信公众号

 1.jpg

       当今时代,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于现代建筑的创新、建造,还应注重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历经沧桑的历史建筑因为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风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人们的瞩目,它们记载了历史的足迹,凝聚了人类的智慧,见证了发展的脉络。

       岁月的摧残,使其中一些历史建筑已破旧不堪。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文物建筑的逐步重视,对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已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高度,只有对历史的尊重,才能做到求新和发展。在学习了一学期的建筑设计与理论课程之后,现对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jpg

  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指导思想

  我们维修古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它一代一代传下去。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能让古建筑延年益寿的理论、办法、主张,都是正确的,都应当坚持;凡是影响甚至破坏古建筑寿命的理论、办法、主张,都是错误的,都应当纠正。在如何保护修复中国古建筑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正确指导思想,寻求妥善的修复方法,这是唯一正确的路线。

  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原则

  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此,在修复工作中必须遵循文物保护的各项基本原则。

  一是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总体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是降低它的艺术和信息价值。

  二是任何增添部分都必须和原来的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够区别哪些是修复的当代的东西,哪些是过去的原迹,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延续性和历史、艺术见证的真实性。

  三是不同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东西(包括建筑类型、建筑材料、结构方式等),反映的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痕迹,有它的历史特征,修复时,必须保存现状或恢复原状。

1.jpg

  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类型

  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由于被保护建筑的自身历史价值、历史地位、建筑质量、被损程度和人文历史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修复和改造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常见的做法:修旧如旧,即尽可能地恢复被保护建筑的原有风格,甚至使其焕然一新,这种做法一般用在寺庙和名人的故居等,原有的用途未被改变或作为参观等使用;

  第二类是新旧对比:强调修缮的时代痕迹,使得修缮的部位可以明显地区别于原有部分,这种方式在欧洲的古老建筑中比比皆是,但在国内较少被采用;

  第三类是用现代的空间艺术语言与已存在的历史建筑进行对话,这种方式已越来越被普遍地接受,尤其在古建筑扩建、改建的过程中使用得较为广泛,最成功的应该是罗浮宫的扩建工程。

1.jpg

  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材料和技术

  修复古建筑要用原有的材料、原有的技术,这是贯彻文物修复原则、搞好文物古建筑修复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当前的文物古建筑修复中,材料和技术都存在问题。

  现在,古建修复的最大难题是木料缺乏,尤其干木料缺乏,大材积的干木料更缺乏。我国本身森林资源短缺,建筑市场木材需求量又很大,供不应求,只能现采现用,木材含水率高。古建修复受工期和资金所限,又不能事先买进木材等待自然干燥。湿木材用于古建修复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还极易糟朽,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其次是砖瓦。砖瓦是人工生产的建筑材料,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非常严格、讲究,现在的砖瓦厂,即使了解这一系列传统工艺,也没有一个厂会按这套工艺去做。因为那样会使成本提高,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厂子倒闭。所以现在生产的砖瓦,质量都大不如前。

  再次从技术上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建筑传统技术的继承和传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建文物修复质量的提高,当前我们的古建修复队伍素质不高,水平低等问题。材料、技术问题的存在,不单纯是自身原因,必须寻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