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角的处理手法分享

2022-12-07 10:15:39

 文章来源:纯氧设计馆微信公众号


       读《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看到关于形体角部的处理,书中说到:

       由于形式的链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在转角处是如何交汇的,所以如何解决这些边界是限定及明确一个形体的关键。书中也列举了多种角部处理的方式及相应解释,如下图

微信截图_20221207102106.jpg

       由此在群内讨论了一下:

群友一起分享优秀的角部处理的案例图片,最终集结成系列内容成文分享给大家。

以下为群友分享案例:

01
大师之角

微信截图_20221207102106.jpg

       化角为片,将原本作为入口的阳角的两边,一面做实(砖),一面做虚(玻璃),虚到用玻璃呈现,以至于无法形成一个常规的实体面,让砖墙完全独立成片,化角为片。


微信截图_20221207102106.jpg

 

02

日常之角

 

微信图片_20221207103014.jpg
       

微信图片_20221207103014.jpg

布尔运算+双层皮角,外表皮用布尔运算得来,套在内部另外一个阳角上,形成材质的对比以及形体的错层。

03
群友之角

1.jpg

王鹏之角,也可以叫贴片之角,将原本直角的一边,贴上一整片独立的组件,并且强化这个组件使组件成为主角而弱化角部。

1.jpg

       岳蒙之角,利用两片独立的组件(电视墙和玄关柜)外挂于实体墙之上,并且露出原本阳角,让空间的功能组件完全脱离,达成建筑建构的基础逻辑。


1.jpg

       侧面之角,侧面设计将两片斜角的墙体在交汇处让出独立凹缝,让光线与视线得以进入,诱发空间探索的欲望。


1.jpg

       共界之角,共界设计的胡杰,利用斯卡帕式的组件拼接角部处理方式,将脱离之处设计的更加大胆,增加了体型的丰富性和建筑感。


1.jpg

       晓安之角,设计师周晓安将弧角之处脱离出一面独立的直面墙体形体,既形成了隔壁空间的背景,又让空间多出更多的互动性,有对望有互动。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