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博物馆“考古发现”篇展览设计的创新与探索

2022-12-07 09:54:42

文章来源:博展联盟微信公众号

微信图片_20221207095642.jpg


       陕西考古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以“文史巨轮”“文博宝库”的姿态驶入公众视野。在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四大篇章中,“考古发现篇”运用考古学科的逻辑、博物馆的语言,选取陕西各个时期曾获取国家考古类奖项的重点考古项目作为叙事单元,全面展示考古发现过程及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揭示考古工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重大意义。从史前都邑与聚落、周代王都与采邑,到秦、汉、唐都城、帝陵、贵族及平民墓葬遗存,再到宋元墓葬与耀州窑瓷业古迹,近30个重点考古项目首次大规模、成系统地展出,文物总量接近3000件,80%以上的上展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展陈内容的深度之精、广度之宽可想而知。对于展览设计而言,如何有效地转化专业性内容以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尽可能消弭密集陈列与海量信息带来的疲劳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运用诸多先进技术和新颖的展示形式,解决了考古专业叙事的视觉转化、密集陈列与海量信息的“减负”设计等一系列难点,将“考古发现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更多人在走近考古、了解考古的过程中共享遗产保护的成果。

考古专业叙事的视觉转化


       面对如此精深的考古专题展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体现考古专业性的同时,积极搭建专业知识与公众之间的桥梁,通过极具释读性的展陈设计,对考古知识进行有效转化,解决观众“不会看、看不懂”的问题。

1. 学术研究成果的制图解析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作为全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省级考古研究机构,积累了丰富的考古专业学术研究成果。基于这些基础学术研究资料的解析,我们转化绘制了大量考古遗址图,既有大范围的聚落分布图、陵墓群分布图,也有具体遗物、遗迹的线描图、数据分析图,完成了考古知识的视觉转化。这样的转化工作并非易事,建立在各位老师最新的专业学术研究基础之上,建立在双方不断沟通交流的基础之上,给我们布展设计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指导与帮助。

微信图片_20221207095642.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西周王畿都城、采邑等遗址位置示意图、秦九都八迁及周边遗址分布图、汉长安城及周边遗址分布图、唐十八陵分布图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分布及对外传播、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结构图、刘家洼遗址聚落结构图、唐长安城图、桥陵平面图、乾陵陵园布局图


2. 考古资料的插画创作

       在版面设计上,我们打破文字材料罗列堆砌的常规套路,在信息传达准确性的前提下,对考古资料进行重制与二次创作,大胆尝试多种形式的插画解读,丰富展陈语境,简化展陈形式。例如,通过杨官寨酒盛尖底瓶的背景人物、使用颜料绘制石峁壁画的人物场景、石峁皇城台周边环境图景等,极具辨识度地向观众传达与文物使用或制造相关的信息。又将杨官寨彩陶制作过程、石峁皇城台骨针制作流程、宋代点茶过程等简化成清晰的图示,让专业的内容更贴近公众日常的阅读水平和习惯。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石铠甲加工流程、点茶过程、骨针制作流程、彩陶制作过程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石峁壁画绘画场景插画、馒头窑烧制示意图


3. 文物组合关系的梳理

       单件文物传递的信息是零碎的,而当一组文物放在一起的时候,能连缀成一条完整的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观展易读性。因此,我们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各位老师的讲解并指导下,梳理出多件组文物的组合关系,并将单件文物放到整体组合语境中进行展示,还原文物组团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图景。例如:汉代乐舞俑组合,营造正在表演的乐舞活动现场,让静态的文物展示鲜活生动起来;匜和盘的组合展出完整表达周代奉匜沃盥礼仪;多个哀册残片的拼合加上残缺信息的补全,完整再现哀册内容。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酒盛尖底瓶组合


4. 文物科研价值的突出展示

       在布展文物的筛选上,考古博物馆的各位专家和领导更倾向于关注文物的科研价值,为观众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以期让观众可以获得更多不同的专业认知和发现。为此,我们特别配合设计了一些展项,引导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展品的科研价值上。例如:在王小蒙副院长的指导并启发之下,耀州窑瓷器的选择,不同于一般博物馆展出的精美器物,选取了造型、纹饰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瓷器标本残片,并通过“摸一摸 体验瓷片的触感”“胎土与器底足辨识”等物理互动,让观众像考古人员一样,近距离观察陶瓷的釉色、胎质、纹饰等细节特征。要知道,一件古陶瓷到了考古人员的手上,就是通过观察区分它的类型,根据釉色、胎质、纹饰等判断它的烧造工艺,看磨损程度确定它是否被使用过,从而评估出艺术和科学价值。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耀州窑瓷器装饰标本


5. 提问式标题的知识链接

       展厅内设有多处“知识链接”作为展陈内容的知识延伸,采用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的提问式标题,使用特定的、具体的和描述性的语言,吸引观众注意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思考、对话和共鸣。这些问题大多鼓励观众进一步仔细地观察展陈对象,引导他们发现一些一眼以及仅靠观察难以察觉的有趣特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展陈对象的意义。例如:秦汉瓦当制作工艺有何不同?2000 年前的国家仓库里藏着啥?唐陵的三大组成要素是什么?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密集陈列的“减负”设计

       陕西考古博物馆“考古发现篇”不仅展陈内容精深,信息广度和文物数量也宽泛繁多。如何解决密集陈列与大信息量带给观众的疲劳感,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成为展览设计需要考虑的又一个难题。

1.开放轻松的空间规划

       在整体空间设计上作“轻”处理,创新使用浅灰色金属质感的墙板与部分镜面不锈钢,以简洁将空间消隐淡化。采用开放性的空间规划,无隔墙阻挡,仅利用考古探方形态的天花与地面考古标尺图案呼应,切分空间团块,引导观展流线。观众可以选择交错、回溯或重叠的非限性路径浏览展览内容,发现更多富有个体化经历和情感体验的观展模式。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展厅空间规划

       同时,在不同展区作局部跳色处理,一方面通过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变化,增强有限空间的活跃度;另一方面,设定适合不同内容主题阐释的色彩,也能起到提示展区和主题的作用。在“史前商周”板块,选用科技感十足的蔚蓝;在“秦都与秦陵”板块,选用热烈亮眼的绛红;在“汉、三国至隋代”板块,选用活力欢欣的橙黄;在“唐长安城与周边陵墓”板块,选用更显典雅的胭脂红;在“制瓷手工业考古”板块,则选用雅和内敛的棕绿。

       展览结尾部分,我们还设计组织出一个公众与考古人之间的亲密空间。在这里,观众可以放慢脚步、坐下来,看一场有温度的考古工作纪录片,听一场考古专业分析演讲,也可以拿起笔写下观展感受和建议。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尾厅空间

2. 创造多样性布展形式

应用数量众多且形式多样的抓件,充分利用展柜空间,增加文物展示的视觉高度,更好地呈现文物的艺术感,为布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喜闻乐见的互动展项

       人们最常回忆、记忆最持久的方面都与博物馆当中的一些物理情境有关,包括对展览环境和装置的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身体体验等方面的感受记忆。在展览中,我们设置了丰富的物理互动装置,促使观众将自身个体化的叙事体验自主地渗入、融汇并重构校验展览主题及内容的意义,使其产生了更丰富的多样性和日常性。在创造物理互动空间时,除了进一步提高观众参与度之外,也在另一层面,有效促进了参观者的社交行为,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交空间,使展览叙事能在参观群体内外产生讨论和启发性的共享。以期实现“情感唤醒”、“兴趣激发”、“认知获取”、“行为促进”这四重观众参与途径的体系。为此,我们特别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交互装置,观众不在作为单纯的旁观者,而是可以动手参与其中。

       例如,我们对考古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进行二次创作,具象化北斗七星、伏羲、女娲、牛郎织女等图像,设置了与原图进行对照的翻牌互动,观众每打开一个翻牌都会有一个生动的图像映入视线,同时配合头顶复原的高清壁画原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墓室之中,沉浸式认识中国二十八星宿。此外,还制作了“汉代张安世墓沉箭式铜滴漏壶”装置,当观众拨动台面上的时刻指针,壶内的水会从底部管状小口外滴,壶上刻有时辰的漏箭即逐渐下沉降落,指示时间的变化,从而直观地了解古代人如何测算时间。

直击考古现场的共情体验

       相比于一般的历史文物类展览,考古专题展览最大的“杀手锏”在于直击考古现场的沉浸式共情体验。为了做好考古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与有效传播,我们在设计时做了遗址原样搬迁展出、复现文物出土场景、将考古现场接入展厅等创新大胆的尝试,全方位展示考古工作过程。从文物的展示扩大到发掘现场的还原,从直观展示发展到情感传递,帮助观众走进考古现场。

1. 遗址原样搬迁展出

       没有什么比亲眼所见更为震撼。为了让观者近距离“沉浸式”感受考古遗物保存的整体环境,直接将杨官寨遗址偏洞室墓M135、石峁外城东门址头骨坑原样“打包”搬入了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杨官寨遗址偏洞室墓M135


2.复现文物出土现场

       复现了梁带村 M27 随葬金器出土位置、吕大圭夫妇合葬墓 M12随葬品出土情况等,让观众感知“文物出土时长这样”,赋予文物丰富的功能情境,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探索欲,去进一步了解这些随葬品所反映的丧葬理念。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梁带村 M27 随葬金器出土位置


3.遗址等比/微缩打印模型

       利用三维扫描打印技术,制作石峁护城石墙和外城东门址、雍山血池遗址车马祭祀坑T6906K9等遗址模型,进行更加直观地展示,观众可以自主探索发现,获得比平面照片更加立体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细节信息。例如,在石峁护城石墙上,可以看到许多孔洞,内插圆木(被称为“纴木”),类似于现代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钢筋,起到维护建筑稳固的作用;墙体还用石雕进行了装饰,石雕内容有兽面纹、龙纹、人面纹、虎纹等,异常精美。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注意这里可以左右滑动看图) /石峁护城石墙1:1三维扫描打印模型、石峁外城东门址全数据三维打印模型、雍山血池遗址车马祭祀坑T6906K9模型

4. 考古科技方法普及

       展厅多处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向观众普及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运用,深入浅出地展现考古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加深观众对考古工作的理解。例如:杨官寨人口结构和血缘姻亲关系分析;最早发现的周代木俑的发现、清理、保护过程;刘家洼遗址 M49 贵族墓葬出土铜罐残留物检测分析;靖边杨桥畔汉代墓地彩绘陶器颜料分析等。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杨官寨人口结构和血缘姻亲关系分析

       发现红色有朱砂、铁红,桔红色为铅丹,紫色为中国紫,绿色为石绿,白色有白土、碳酸钙,黑色为墨。中国紫即汉紫,是战国秦汉时期人工制备的、唯一的单一紫色系硅酸铜钡无机颜料,与中国古代含铅玻璃的制造有密切的联系

5. 实时接收考古工地信号

       借助5G网路技术首次将信息维度从馆内拓展到馆外,把展厅变成考古信息中心,接收各个考古工地的实时信号,观众在展厅就能查看自己感兴趣的考古项目的发掘情况。同时,在重要文物出土时刻,馆方可以随时将画面切换到大屏幕,与观众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微信图片_20221207100358.jpg

“考古项目发掘情况”多媒体查询屏

       回顾整个陕西考古博物馆“考古发现篇”的展陈设计,首先得益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各位专家老师们经年严谨的尖端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以及馆方领导和展陈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通力配合。有如此优秀的专家团队和研究成果,才成就了我们诸如以上的种种巧妙设计,成就了这个成功的展览。

       作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设计探索者,我们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考古主题展陈设计,更是一次“让更多人在走近考古、了解考古”的共享展览实践。希望这样的设计探索经验,可以带给观众惊喜和好奇,让人们有所期盼和向往,在未来,会有更多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的蓬勃涌现。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