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故城出土青铜器中的夷夏融合元素

2021-09-07 09:16:00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薛国,是夏商周三代时期,存世长达1500余年的一个东方诸侯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城南。1978年10月至12月,济宁地区文物组组成薛国故城调查队, 对薛国故城进行了勘查,测绘出城址平面图,并在2号墓地发掘出周代墓葬9座,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大量珍贵文物。这批文物主要藏于济宁市博物馆和滕州市博物馆。
       对于薛,《通志·氏族略》薛氏条说:“任姓,黄帝之孙颛帝少子阳封于任,故以为姓。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奚仲迁于郑。十二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复居薛……臣扈、祖已皆仲虺之胄也。祖已七世孙曰成, 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女大妊生周文王。至武王克商, 复封为薛侯。”另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载:“帝俊生禺号, 禺号生淫梁, 淫梁生番禺, 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 奚仲生吉光。”薛为任姓,源于东夷太皞(又作“太昊”)一族。太皞,是东夷族的大首领,活动中心区域就在济宁所处的汶、泗流域。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帝俊,据考证也为东夷人。可见,不论以上哪种说法,薛人都是东夷之人。薛人原为东夷人的一个支系,发祥于东夷核心区,先是随商人入主中原, 后又随周人东征,重封祖地。因此,其文化特征,既具有浓厚的东夷文化特点,也明显带有夏夷交融的痕迹。这在薛国故城出土的这批春秋早期青铜器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微信图片_20210907104701.jpg

春秋青铜提梁 “薛侯行壶”

       一级文物,薛国故城3号墓出土,高22.8厘米,腹径13厘米,底径6厘米,重1423克。腹部鼓起,平底,兽首耳,有盖,盖顶立一振翅小鸟,盖两侧为兽首衔环,链状提梁穿于环中。腹下部有一兽环形钮,颈部饰蟠螭纹,腹部有铭文两行四字“薛侯行壶”。铭文采用刻铭方法,文字作长方形,端庄凝重,布局较整齐、规范。壶,在春秋时期是储酒器。从铭文可知,此提梁壶当为薛国国君薛侯所用。此青铜器上的铭文对墓主称“侯”,这与春秋早期文献所载薛称侯相一致。
       作为东夷族的后裔,薛国人也延续着凤鸟崇拜,这是东夷人极为鲜明的文化特征。在薛国故城出土的各种器物上,各式各样的凤鸟形象随处可见。“薛侯行壶”盖顶所立的这只小鸟,振翅欲飞,栩栩如生,极为生动。同时,盖两侧的兽首衔环、腹下部的兽环形钮、颈部所饰的蟠螭纹,又把中原部族崇尚的图腾形象融入其中,显得浑然一体。

微信图片_20210907104701.jpg

春秋龙形鋬鸟形钮青铜盉

       一级文物,薛国故城4号墓出土,高19厘米,总长28.2厘米,腹径15.8厘米,重2517克。直口,腹扁圆,三蹄形足。平盖,兽首形流,盖顶立一展翅欲飞的凤鸟。鋬作一龙状,口衔一小蛇,蛇衔盖上的鸟尾,龙、蛇、鸟连为一体,转动自如,设计巧妙,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生动传神。在同一件器物上,集合了龙、蛇、鸟、兽四种动物,与后世出现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颇有相似之处。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青铜盉最早出现在夏代,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

微信图片_20210907104701.jpg

春秋鹿角青铜鸟兽饰

       一级文物,薛国故城3号墓出土,通高48.9厘米,重1517克。一鹿角形似一棵大树,上面分出五个枝杈,其中一枝杈顶端套置一似熊的铜兽首,其余四个枝杈顶端各套置铜铸鸟形饰,四立鸟形态各异。
       鹿角向上生长成树形,形态酷似中国神话中的东方神树“扶桑树”。《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古东夷人也崇拜太阳,认为日中有金乌,扶桑树是太阳金乌栖息的地方。此鹿角“扶桑树”因受材质限制,不如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那般高大、震撼,但从造型到寓意,无不确切指向了“日出扶桑”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
       东方太昊伏羲部落以鸟为图腾,立鸟体现了该部落的鸟图腾崇拜;同时,铜铸鸟形饰呈现出羊角、牛嘴、猪嘴等形象,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熊兽首与铜立鸟相顾盼,又似乎寓意了部落之间的联盟。中原部族的氏族首领黄帝,号“有熊氏”,以熊为部落图腾,黄帝的出生地就在距薛国故城不远的寿丘(今曲阜城东)。不同部落民族的先民们在泗河流域互动、流转和融合,古东夷族与中原华夏部族不断交融,鹿角青铜鸟兽饰与春秋鸟形钮青铜盉、春秋青铜提梁“薛侯行壶”等一起,正是这种夷夏融合的文化过程在古薛国人记忆中的反映。

微信图片_20210907104701.jpg

春秋蟠螭纹青铜铭文平盖鼎

       薛国故城3号墓出土,包括列鼎七件、陪鼎一件。列鼎尺寸依次递减,形制、纹饰均相同,最大者通高32厘米,腹径39.5厘米,口径38厘米,腹深15厘米;最小者通高22.5厘米,腹径27.5厘米,口径26.5厘米,腹深10厘米。附耳直立,马蹄形足,有盖,平顶,盖顶四周有三个长方形钮,中间一半环形钮。子母口,微敛,唇厚,腹微鼓,圜底近平。盖顶及腹上部饰蟠螭纹,腹下部饰垂鳞纹,耳外饰S形纹。鼎盖与鼎腹内侧均有铭文。陪鼎通高37.5厘米,口径24厘米,子母口,深腹微鼓,圜底,蹄足。盖顶、腹、耳内侧均饰蟠螭纹,耳外侧饰S纹,腹中间饰一道凸弦纹。
      “这种平盖鼎见于沂水县刘家店子莒国墓,而在其他地方很少见。”传说莒国乃少昊之后,而少昊也是东夷族的大首领,曾在曲阜建都,势力范围曾扩大到整个山东地区。薛、莒这种相同文化特征不是偶然的巧合,恰是薛、莒同为东夷族后裔的明证。薛国故城这批青铜器的纹饰, 多用垂鳞纹、云雷纹、蟠螭纹等,界纹多用凸弦纹,耳、把、钮等则多饰以兽首纹和鸟形纹,这些特征“与中原地区的河南上村岭虢国墓地、洛阳中州路春秋早中期墓出土铜器,以及曾国铜器的纹饰特征相近”。可见,不论是从这批青铜器的器形、纹饰,还是造型、寓意,都可看到夷夏文化交融的明显痕迹。(本段两处引文引自《山东省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见《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