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虢国墓地出土发饰看西周发饰的佩戴使用

2021-08-23 16:51:45

文章来源: 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发饰也可称为头饰,是用来装饰头发和头部,或是对固定头发及束发的各类饰品的统称。中国古代无论男女都要将头发用发带或发笄束起,盘成不同的发髻,这种方式称为绾发。绾是盘绕和系结的意思,女子会在头发上插一些装饰品,男子则必须戴冠帽或者头巾。与其他随身佩戴的饰品相比,发饰的位置更加突出,装饰效果也更为明显。作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饰也是最能体现东方女子摇曳柔美和古典神韵的点缀。不同时期的发饰不仅称谓不同,种类复杂,材质也纷繁多样。我们耳熟能详的有笄、簪、钗、梳、篦、发箍等种类名称,有竹、木、金、银、玉、象牙等不同材质。据考古所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时期,发饰就已普遍使用。



西周发饰的使用情况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发饰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不仅出现大量由玉器制成的发饰,而且贵族阶层也流行佩戴假发。由于周代各种礼仪发展趋于完善,有关发饰的使用制度也应运而生。西周专门制定了与服饰、发饰有关的制度以区别贵族的身份等级,发饰的使用与礼仪制度产生了密切关联,对后世的文化习俗影响深远。

《周礼·天官》明确记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由此可见,西周设有“追师”一职专门掌管王室贵族穿戴使用的冠服。该文献提到了不同类型由假发制作的发饰,如“副”是指贵族及女性头部佩戴由假发编织而成的髻,又称为假髻,同时假髻上所插的笄或簪称为“副笄”。“编”又称假紒,也是假发的一种。紒指发结,应是用假发绾成的一种特殊造型。而“次”同样是由假发制成的饰品,不同的是其制作原材料是用被施以“髠”刑的囚徒或奴隶剃下的真发编织而成的,比副、编一类的假发级别较低一等。周代贵族善于在原有真发的基础上戴假发,再加各类首饰,把头发梳编打扮使之美化。

“追”应读作dui,本意是追琢、雕琢的意思,是由玉雕琢的发饰。周代玉器佩戴之风盛行,由玉器制成的发饰大量被使用,其中的衡和笄是最常见的用来约发和束发(约束或固定头发)的饰品。衡是用来固定冠的笄,与冠配合使用时称衡,也称为“衡笄”。西周时期男性贵族将长发挽成发髻,并根据身份等级的不同在发髻上佩戴冠、冕、弁等。冠和冕的等级较高,弁次之。为了固定冠,佩戴时必须用笄从冠的一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较为复杂的衡,要使用双笄从冠的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并在笄的两端用丝带相连系在下颌处。古人不戴冠或是女子绾发时,直接将笄插入发髻来固定头发。由于笄的重要性,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笄为核心的“冠笄之礼”。无论男女成年时,都要行冠笄礼,男子20岁行冠礼,加冠佩笄。女子15岁行笄礼,绾发加笄。可以看出,周代对佩笄的重视。


虢国墓地出土的发笄

虢国是西周时期重要的姬姓诸侯国,其国君多在王室担任卿士或师等要职。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的上村岭虢国墓地,是西周考古所见规模庞大、等级齐全、保存完好的一处邦国公墓,先后经过1956年和1990年两次大规模发掘和五次钻探,已探明各类墓葬遗址800余处,发掘252座。出土文物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代表,特别是玉器,数量庞大、种类齐全、玉质上乘,是西周考古的重要发现。虢国墓地出土玉器发饰可谓独树一帜,分为发饰单佩和发饰组佩。发饰单佩中笄是最常见的发饰,无论男女贵族墓均有发现。

青玉笄(图1)是国君虢仲墓出土的一件红山文化时期玉笄,出土时位于内棺盖板上。长8厘米,质地为青玉,玉质温润,微透明。器身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表面纹饰简单,仅雕刻三周凹弦纹,在笄的下部有一个单面钻圆穿孔。

图片

图1

图片

图2


黄玉笄(图2)是国君虢仲墓出土的一件商代玉笄,出土于内棺的殓衾之上。长8.8厘米,质地为黄玉,玉质温润细腻,微透明。整体为圆锥体,中部收腰稍细。正中有一个圆形孔洞,孔洞下雕刻二周凸弦纹。

图片图3

骨笄(图3)出土于虢国太子墓,位于椁室东北角,并未佩戴入葬。因长期与青铜器接触,受到侵染呈绿色。整体为圆锥体,中间粗,两端细,通体打磨光亮。笄两端对称,一端保存完好,笄尖略微弯曲翘起,一端锈蚀残损。中部雕刻数周凸弦纹,其间有一个穿孔,出土时孔内保存有尚未腐朽的细绳痕迹。

虢仲墓出土玉发笄共计5件,涉及不同时期,不同玉质。出土位置多在内棺及棺盖板上比较显要的位置,并未佩戴在头部随葬,应是作为虢仲的主要随葬品之一。玉质发笄多出土在较高等级贵族墓葬中,较低等级墓葬中没有发现,这是西周时期视身份等级佩戴玉器的一种体现。虢太子墓出土的骨笄做工精美,可以看出周代制作笄的材质多种多样,并且在佩戴方面表现出的等级差异。

周代是组合玉佩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组玉佩被赋予强烈的等级观念。在虢国墓地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大型组合玉佩的频繁出现,如七璜联珠组玉佩、六璜联珠组玉佩、五璜联珠组玉佩等。

图片
图4

出土于虢仲墓葬的这组发饰组佩(图4)共13件,包括C形龙形佩2件、鸟形佩2件、树形佩2件、璜4件、人龙合纹玦2件和龙纹觽1件。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后方,其上叠压着覆盖在国君面部的缀玉瞑目及口琀玉。根据出土位置,可知这是一组用来装饰绾发的发饰组佩。其中2件树形佩造型特殊,玉色及形状相同,同料制作,玉质皆为青玉,全部受沁呈土黄色。整体为树形,长约7厘米,宽约5厘米,厚0.4厘米。下端有长方形短榫,榫前端有一个小圆孔用来系绳。正背面纹样相同,均刻划出细横线和网格纹。考古人员判断此玉佩造型为树形,但笔者仔细观察纹饰和形状,认为更像是经过梳理编织后扁平的发辫,应为发辫形佩。其作用是发饰组合中的“垂饰”(吊坠在发后的下摆装饰),不起束发作用,仅作为点缀用饰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组发饰组合中的2件人龙合纹玉玦。两件玉玦为一对,玉色、大小及纹样均相同,同料制作,质地为青玉,深冰青色,玉质细腻半透明。整体为扁平圆形,外径9.5厘米,内径6.5厘米。正面饰双首龙纹,背面饰重环纹。在玉玦缺口处两条龙头张口相对,龙身饰有人面纹。其中一件出土时已断为两截,另一件出土时断为三截。从玉玦的体积上来看,每件直径接近10厘米,这比一般的玉玦要大许多,造型上更像是一对玉环,所以笔者认为这两件玉玦应是由玉环改制而成。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玉玦主要作为耳饰佩戴,出土时多位于墓主人头部两侧。这组玉玦在发饰组合中出现,说明西周时期玉玦的作用已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有一种佩戴方式,作为耳饰的同时也可作为发饰使用。所以在其他墓葬中,如果玉玦出土时不在头部两侧,极有可能是作为发饰随葬。同时在这组发饰组合中还出现有璜、觽等佩玉,这类兼具礼器和实用功能的玉器被应用在大型组合玉佩中并不罕见,如璜就是多璜组佩的核心,以及在组玉佩中由觽演变而成的冲牙。但礼玉出现在发饰组合中尚属先例。《礼记》记载:“冠者礼之始也。”由此可见,一部分用于祭祀的礼器逐渐脱离神秘宗教场合,开始与礼结合走向现实生活。

虢仲墓出土的发饰组合完整再现了周人对发饰的审美观念,对研究中国古代发饰的发展极为重要。如考古人员依照发饰件出土时的位置,复原出当时发饰在佩戴时的组合方式,还原了虢仲墓的发饰组佩的原貌。

图片
图5

发饰同样是虢国贵族女性的重要装饰,贵族夫人孟姞墓中出土14件发饰组佩(图5),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左右两侧,包括2件衔尾盘龙形玉佩、1件龙首璜形玉佩、1件牛形玉佩、1件虎形玉佩、2件鱼形玉佩、2件蚕形玉佩、3件玉笄、1件玉笄首和1件水晶。与国君墓葬出土发饰不同的是,孟姞墓中的发饰组合全部为体型较小的单件玉佩,多为发笄和动物形玉佩。其中一件龙头形玉笄首出土时位于墓主人头部右侧,原笄的杆部应为木或骨质材料,已完全腐朽仅保留玉质笄首。龙头形笄首为圆雕工艺,玉质为青白玉。高4.6厘米,宽1.9厘米。龙角为螺旋状盘角,臣字开形目,鼻梁隆起,张口吐舌,舌尖下勾,龙须后卷。龙颈部有长方形榫,此处原配有笄杆。加上龙头形笄首,孟姞墓发饰组合中共有5件玉笄、8件动物形玉佩、1件水晶饰品,其中4件玉笄长短、粗细及纹样均不相同。笔者认为孟姞墓发饰组佩中的玉笄数量较多,下葬时应是盘起高大的发髻,并在发髻上挽着数个不同造型的发结,每处发结用发笄固定,并在发髻上点缀动物玉雕起到装饰作用。

孟姞墓与虢仲墓中出土发饰形成鲜明对比。虢仲墓虽有发笄出土,但发饰组佩中并无玉笄的使用,这应是男女贵族在发型或绾发方式方面的不同。同时,孟姞墓发饰组佩以发笄和动物玉雕为主体,没有出现礼器,也没有发现成双成对出现的玦、璜等对称玉器。这很有可能是身份等级或男女性别等原因所致。总而言之,孟姞墓发饰组佩多了生活情趣,少了礼制约束。

发饰作为周代冠服文化、玉器文化表现之一,其演变和发展折射出这一时期文化的多样性。虢国墓地出土发饰组佩,为研究西周贵族阶层男女发饰、头饰提供了实例物证。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