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坚定不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020-06-08 13:40:08

来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年6月6日

作者:何文娟

编制:马佳雯   段旌旗(实习)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  让

       5月26日上午8点,记者一行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云冈石窟研究院,见到了数位石窟保护工作者。提及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冈考察的场景,他们“激动、忐忑、兴奋,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记者也被他们的话语深深感染,期待值剧增。见到石窟后,惊喜又惊讶,惊喜于石窟本身的美,惊讶于石窟保存状态的良好。随后,记者走进保护修复现场、走进保护修复各相关科室、走近云冈文物人,听他们娓娓道来那些保护云冈的故事,随着他们的话语走进保护云冈的岁月。

图片1.jpg

1974年,第9、10、11窟外立壁维修现场

     “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刚才说有一个十年规划,时间太长了,要三年修好。”1973年9月15日上午10点45分,周恩来总理陪同正在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时,面对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曾这样大声宣布。其时雨后初霁,空气格外清新。这是云冈保护新篇章开启的历史性时刻。

       随即,山西省委组织以时任地质处处长陆远昭为主的调查组赴云冈进行深入调查。用20天左右的时间,调查组给出了非常详细完整的调查报告。报告论述了云冈石窟地质情况及影响云冈文物长期保护的重要因素,提出了石窟保护范围、煤矿开采界限和公路改道等建议。

图片2.jpg

云冈石窟第5窟主像

       197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维修保护工程开启,这是云冈石窟第一次大规模维修,工程持续至1976年。这三年,维修重点在第5窟至20窟。当时,大批洞窟及雕刻濒临崩塌,洞窟稳定性很差,维修保护迫在眉睫。

       当时的山西,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还在基层下放,许多职能部门尚未设立,维修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工作团队制定出详细的工程任务及规划,坚持“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原则,集中力量完成五华洞石壁、窟顶、窟内裂缝的化学黏接和加固工程,第20窟修缮工程,进行石刻表层的封护试验;重点完成窟檐修复工程及昙曜五窟等其他窟维修;完成窟内外化学封护工程,整修重点保护范围内的环境。

       唐贵,2017年退休的云冈老职工,参加过三年保护工程。他回忆说,当时时间非常紧急,我们边设计边施工,对洞窟特别危险的部分进行了抢险加固保护。成立了三个小组,我带领其中一组,十多个人,主要对几个大型石窟进行环氧树脂灌浆、黏接等工作。当时第9窟一个顶板已经破裂,当中是悬空着的,四边都有破损,十分危险。13窟有一尊造像,它的右臂膀是清朝修复过的,当时对它整体进行了包泥。我们搭架子爬上去检查时,发现包裹的泥坯上有一条非常细的裂隙,我们就想,如果泥坯有裂隙,那么里面的岩石本体也一定有裂隙。果不其然,里面全部都悬空了,完全靠下方的力士在支撑着。我们马上采取措施,利用支顶的材料,用工字钢在造像肘部支住,然后进行封护灌浆,同时把造像上部的身体打锚杆悬拉住。那是真的非常危险,几十吨重的造像随时可能掉下来。像这种下边看不出问题,到上边看确实危险的情况有很多。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觉得当时的保护处理还是有效果的。

     “三年保护工程”是一项“保命”工程,奠定了云冈石窟后来保护维修的基础,也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是云冈石窟走上科学保护道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当危及“生命”的险情化解后,石窟存在的其他问题逐渐显露。此后,1992年,云冈第二次大规模保护维修工程,也就是对石窟进行风化治理的“八五”保护维修工程大幕拉开,该工程很好地改善了石窟的保存现状,为后期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同经济发展,紧邻云冈石窟350米的109国道云冈段运煤车流量剧增,石窟遭受车流震动及煤屑威胁,线路改道势在必行。经多方努力,1998年至1999年间,109国道云冈段改线成功,此举成为云冈石窟保护过程中的第三个里程碑,也为云冈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时代,云冈石窟保护维修工作更加系统有效。2001年12月,云冈石窟申遗成功;2002年,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启动;2007年,西部窟群防水试验工程完工,成功解决了对石窟有很大危害的渗水问题;2012年,云冈石窟研究院组织实施了云冈保护史上第一个立足于文物本体的全方位综合性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五华洞岩体加固、彩塑壁画修复及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有效缓解了洞窟造像风化的问题,改善了文物保存状态和保存环境。

       2015年6月29日上午,正在开放的第5窟内,突然,一个佛龛顶部岩石掉落,游客四散,还好,掉下的岩石未伤到人。云冈石窟研究院立即封闭洞窟,搭设脚手架,开展病害调查。调查中发现大量起翘、风化裂隙等小尺度病害。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云冈石窟日常保养工作成为常态。

       随着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室、数字化室、遗产监测中心等相关科室逐渐组建,石窟的科学保护得以实现,石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保持。我们现在之所以能看到稳定、安全且始终微笑着的云冈千佛,正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云冈人始终坚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并全方位不间断地开展有力的保护工作的缘故。

       五华洞,即编号为9至13的5座洞窟。因清代数次对其包泥彩绘,瑰丽多姿、色彩丰富,故后人称其为“五华洞”。窟内造像壁画雍容华贵、雕饰绮丽,堪称研究北魏建筑、雕刻、音乐、舞蹈、书法和历史的珍贵“活词典”。五华洞前本有窟檐建筑,毁于兵火战乱,以致石窟数年来遭受风雨侵蚀,岩体布满裂缝、列柱风化剥落,极不稳定;彩塑壁画酥碱、空鼓、脱落,窟檐修复十分迫切。经多方商定,五华洞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于2012年5月开始,洞窟危岩体加固、彩塑壁画修复工程也同时进行。

       5月27日上午10点多,大同的室外温度已很高,记者随修复人员进入正在保护修复的五华洞,大门甫一打开,一股凉气兜头扑来。迈过门槛,入眼是一排排脚手架、一隅隅的灯光、一个个或蹲或站或弯腰专注于手头工作的修复人员。

       入窟前,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主任闫宏彬介绍说,“搭起脚手架去看,我们发现洞窟里小尺度的病害太多了。对11至13窟进行统计,在1800平方米的范围内,我们发现了2158处病害,但实际数量要比这个多。因为我们是按区域统计的,这些只是点,还有很多面没有涉及。”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登上三层高不过5米左右的脚手架,距窟顶已经很近。抬眼看去,窟顶有很多细小的标签,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对病害的标记,而标记出来的,记者所能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仔细去看,被侵蚀、风化、起翘的部位细小且多。而站在地面仰视时,公众只能看到造像的庄严与微笑。

       猛一抬头,同行的记者发现窟顶有一处细小起翘,工作人员立即讨论起修复方案,在旁静听了会,仍觉一知半解。经工作人员讲解,才明白,这处起翘是曾经维修过的,因当年所用材料的局限性,复又裂开,而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工作人员表示,二次维修会保留曾经修复过的痕迹,这也是文物保护数据档案。保护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和自然因素所带来的破坏抢时间。

       最初云冈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队伍仅有几人,从各窟外立壁到窟内前室,从前室到佛像本身,很长一段时期内,修复都是由这几人完成。发展至今,队伍增至二十多个人,其中很多原是当地村民,凭着对家乡、对石窟的热爱,来到这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已然成为成熟的技工。谈及当年,闫宏彬不无遗憾,他认为修复工作量很大,人员相对来说还很欠缺,很被动,希望能够保护队伍人员能够增加,研究力量能够逐步增强。

       云冈研究院办公区文保大楼一楼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内,张俊才师傅正带着他的徒弟们进行可移动文物修复。

       用电线管做成的固定工具、用牙刷做的刮胶用具、用绳子做成的纹饰成型工具、用切割片做成的拉缝工具……进入修复室,一面很大的工具墙跃然入眼,上面分门别类、由大到小地陈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负责人董凯介绍说,这些工具多为张师傅亲手所做,修复中需要什么,他就利用手边的东西,随手做个工具。文物具有唯一性,修文物的工具也多有这个特性,很多工具都是仅用一次就不再用了。一块木板、一根铁丝、一个废旧的毛刷……在张师傅眼里,这都是宝贝。“这都用不了几分钟,很快的。马上需要马上做,马上做了马上就能用。”“见了就想修,修了就想修好,修好了就开心。”谈起自己的工作,他言语间满是自豪与掩不住的热爱。

图片3.jpg

可移动文物修复室的工具墙

       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开始学习修复起,张师傅几乎将自己的前半生奉献给了文物修复事业。“1974年,山西省文管会考古队在我们村搞发掘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了。1982年考古所成立修复室,我就在那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2010年张焯院长邀请我来云冈,当时说是帮一年忙,结果一干就干了十年。”他打趣自己是院里几个修复室的工具“供应商”。

       刚来的时候,院里的可移动文物修复只有张师傅一个人在做。位于研究院前方,一处玻璃房里的一间,是他吃住兼工作的地方,在那里他花了好几年完成了几乎所有库存文物的修复。“有一次从库里拿出来很多东西,说是我修的,但我已经没有印象了。”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现在,可移动文物修复室人员渐丰,张师傅的徒弟已经有十几人,新的现代化设备也逐渐投入使用。谈及以后,他乐呵呵地说,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干得动,就会在修复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位于文保大楼顶楼的数字化室,一眼望去有些空旷,在错落的绿植间,记者一行人观看了云冈的数字化数据资料,不懂技术的我们,只能感叹:纤毫毕现、很真。等比例3D打印的赴外地展出的石窟,一步步实现着云冈石窟走出去的梦想。独居一隅的遗产监测中心,显得有些冷清,运行着的电脑桌面上,弯弯曲曲的线条在不断跳转,随着工作人员走进设备间,很多大而高的机器在运转,它们负责石窟湿度温度及病害的监测,随时将数据回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这已经是更新后的第N代设备。

图片4.jpg

 

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

       文物保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时之功,需要长久地坚持与耐心,需要多方多人合力。正是因为云冈石窟研究院各科室的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多年不间断地保护并研究云冈石窟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才使得云冈更好地“活”起来、“活”下去,使得人们能够欣赏这座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文化艺术宝库,体味云冈石窟表达的宗教文化、承载的民族文化融合信息,观看这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北魏史。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云冈石窟保护实现由稳到健的转变。目前,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水害得到有效控制,洞窟的保护环境和保护状态大为改善,保护方式也从抢救性转向预防性、研究性保护。现在云冈石窟保护状况处在全国领先行列。”张焯说。

       张焯表示,云冈人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构建综合保护体系,把人类文明瑰宝保护好,把云冈历史内涵研究好揭示好,进一步扩大云冈石窟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真正让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div>